專案風險優先等級評分表|長宏部落格|長宏專案
目前位置:
首頁
長宏部落格
長宏部落格
1610
專案風險優先等級評分表

專案風險優先等級評分表

在一些先進的專案風險管理標準和指南中,建議個人風險可以使用代表機率和衝擊組合的風險評分表進行評等,該風險評分表使用以下定義:

每個風險的風險評分是以PxI產生的,然後以該分數評定風險等級。舉例來說:中等機率和高衝擊風險的風險評分為0.5x0.4=0.20;低機率和非常高衝擊風險的風險評分為0.3x0.8=0.24。所以第二個風險等級高於第一個。

但你有沒有想過這些數字來自哪裡?這種特殊的風險評分表是由一小群風險顧問在90年代中期開發的,在實務上帶來了某種程度的一致性。這些數字是經過一些試誤後以實證的方式產生的,但思考一下以下問題:

兩組尺度都是沒有方向性、且沒有任何單位。因此,在機率尺度中,例如:0.1並不意味著10%或1:10,它只是VLO機率等級的數字指標。同樣,衝擊0.8不是「意味著」任何東西,它只是一個指VHI衝擊等級的數字。

這表示你不能將P分數和I分數相乘,以獲得可以轉換為天、金錢或其他任何內容的P-I分數。該產品只是一個評分量表,它考慮了兩個維度,提供了一個允許風險相對排名的共同指標。

兩個尺度都在0~1之間,這很整齊。此外,沒有兩個P-I分數是相同的,因此沒有相同的分數,排名是明確的。

機率尺度是線性的,因為這是大多數人對專案風險機率的看法,線性區間如:<20%,20~40%,40~60%,60~80%,>80%。(它在健康和安全方面有所不同,其中機率通常是對數的,以表達極不可能發生的事件。)

衝擊量表是非線性的(0.05/0.1/0.2/0.4/0.8),因為當我們對風險進行排名時,衝擊比機率更重要。我們可以經由考慮VHI機率/VLO衝擊風險(風險A)和VLO機率/VHI衝擊風險(風險B)來展現這一個觀點。直覺很清楚的是,風險B(一個機會很小的災難)比風險A(幾乎確定發生但無關緊要的衝擊)更重要。當你把P得分(線性)乘以I得分(非線性)時會反映出這一點、相乘的結果被衝擊加權了。非線性I評分意味著HI和VHI衝擊風險總是過度加權以提供更高的相乘結果,而LO和VLO衝擊風險被低估以產生更小的相乘結果。

上述的風險評分表嵌入了這些原則並且使工作具實證基礎,但它只是這種評分表的一個可能的例子。例如:沒有規則說每次I得分應該加倍:它可以以x3、x10或其他任意間距等距增加。開發這些尺度的風險顧問小組實驗了許多替代方案,並認為這是可行、易於理解,且實施起來很實用,你認為呢?

 

 

enlightened文章出處 : 《專案經理》2021年4月號(畫出你的專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