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分析企業思維】肺炎疫情衝擊企業需策略轉型|長宏部落格|長宏專案
目前位置:
首頁
長宏部落格
長宏部落格
584
【商業分析企業思維】肺炎疫情衝擊企業需策略轉型

【商業分析企業思維】肺炎疫情衝擊企業需策略轉型

文/劉嘉韻,PMP

新冠肺炎席捲全球,不但威脅人類健康,也重創全球經濟,使得不少企業、店家苦撐不下,有些企業祭出砍薪、無薪假……等決策,飛機航班減班或停航,更有企業主甚至關門避險,以降低虧損。原訂在2020年夏天舉行的東京奧運,更因此宣布延後一年再舉辦,日本媒體就估計,此舉將讓日本損失6,000億日圓。

有專家預言,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將進入大衰退時代,最快也只能期待疫情降溫之後,才能夠緩步恢復。企業面對這史上未有且無法迴避的風險,該採取什麼樣的措施,才能讓風險降到最低?

2020年初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從亞洲蔓延至歐美,不緊威脅全體人類的健康,也讓民眾聞疫色變。起初從中國大陸爆發的疫情,逐漸在亞洲蔓延至日本、韓國,隨著人口流動,又散布到歐洲、美國。

令人挫手不及的肺炎疫情
資料顯示,新冠肺炎首宗感染個案發病時間是2019年11月17日。首位前往醫院就診的患者可能出現於12月12日。12月26日,武漢市呼吸與重症醫學科一名醫生發現和上報此不明原因肺炎,並懷疑該病屬傳染病,隨後此傳染病在武漢市出現大規模疫情,也迫使武漢市於2020年1月23日宣布封城。

隨著人口移動,新冠病毒從亞洲逐漸蔓延至歐洲,多國受到疫情影響,紛紛在三月中旬實施封城、甚至關閉邊界,台灣也宣布禁止外國人入境、轉機,以降低因人口移動帶來的境外移入疫情。美國更把旅遊警示向上提升到第四級,呼籲美國國民不要出國旅行,甚至發出撤僑令,呼籲美國國民儘速返國,以免可能因疫情而無限期滯留海外。

三月中下旬,疫情蔓延到全球167個國家,日本諧星泰斗志村健不幸染疫病逝,英國首相強生也在發燒數日後住進加護病房,一度徘徊生死關頭。受疫情影響,多個國家下令進入「封國」、「封城」狀態,要求居民非必要及就醫……等需求,必須避免外出、禁止集會,也禁止外國人進入該國,連帶影響航空業停航、裁員。不論鎖國、封城或是停航、裁員,都可看作在風險中減少損失的作為。

避險:停賽、停飛、停業
新冠肺炎也讓不少美國職籃NBA球星染疫,爵士球星Rudy Gobert是首位確診的NBA球星,在疫情高燒不退的同時,NBA宣布無限期停賽,使得美國職籃相關產業,整體經濟損失高達10億美元、逾300億台幣;此外,包括西班牙足球聯賽、國際知名的網球、賽車……等大型運動賽事都宣布停賽;全球矚目的2020年東京奧運,也宣布延後一年再舉辦,估計將讓日本損失6,000億日圓(相當於台幣1,600億元)。雖然停賽看似損失不少,但採取停賽、延賽措施,卻是降低運動員染疫,避開疫情風險的必要手段。

受到各國紛紛封城、限制旅遊甚至封鎖邊境影響,首當其衝的就是觀光旅遊、航空業者。而受到各國封城禁令的影響,國外不少企業也要求員工改採在家工作,甚至放無薪假或裁員。這場史上未有的疫情,還對企業到底帶來什麼樣的衝擊?

封城 打擊經濟第一步
新冠肺炎疫情在2019年底首次在中國大陸武漢市爆發,隨後在2020年初迅速擴散。2020年一月下旬,還是農曆春節之際,遠在地球另一端、美國的第四大城—德州休士頓,就有華人感到了異樣。記者在休士頓直擊,先是大賣場的口罩被一掃而光,可說是一罩難求,平常人來人往的中國城,也變得空蕩蕩的,往年農曆春節該是華人在外頭聚餐的時光,今年來客數卻大幅減少。

如此光景持續到了二月,許多餐廳紛紛撐不住了,老闆總是望門興嘆。為了增加營收、減少損失,有家餐廳祭出「外送」策略,改變以往等著客人上門用餐的模式,而是在社群媒體公布外送方案。這樣的策略似乎奏效,雖然上門的客人少了,但是點外送單的客人卻增加了,對生意多少有些助益。

另一家開在休士頓城區的日本料理店,平日仰賴附近上班族光顧,午餐時間總是最忙碌的時刻,隨著歐美疫情升溫,大休士頓地區於三月中宣布「餐廳全面禁止用餐,只能外帶」,加上許多公司配合政策,紛紛讓員工「在家上班」,這家沒有採取任何避險措施的餐廳,生意頓時一落千丈。該店大廚鄭先生表示,三月中至月底,生意掉了八成以上,「幾乎快做不下去了」。

不僅是餐飲業,就連學校、企業,也紛紛在三月中旬宣布關閉,美國有學校一口氣宣布從三月停課到八月,學生改採遠距教學,但突如其來的停課,讓家長們措手不及,「該使用什麼裝置設備看影片、如何連線」……等,有些孩子們家裡的電腦只有一台,卻有三個孩子需要遠距教學,令家長們傷透腦筋。至於在家工作者也有在家工作的煩惱,除了小孩在家裡吵鬧影響工作情緒,遠距開會的溝通方式也非常沒有效率,平常一個小時就可結束的會議,在家遠距開會受制於溝通方式,甚至要開到三個小時,最令員工頭痛的是指令不明確,造成工時拖延更久。

從商業分析看疫情衝擊
「商業分析與專案管理是密不可分的」,逢甲大學專案管理與系統思考研究中心主任楊朝仲在其新書《視線變遠見》(時報出版)中提到,商業分析能力提升了更高層次的戰略和專案及成果之間的一致性,並給專案組合、專案及和專案管理的實踐和過程進行賦能。

不論遠距教學、在家工作,和在實體面對面上課、工作相比,少了面對面接觸,使得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更不容易。楊朝仲指出,專案經理90%時間都是在處理溝通的事情,溝通的重點80%都是在執行問題解決與任務指派,在家工作、遠距溝通的重點,就是如何讓問題解決更有效,任務指派更精準,「這是考驗組織專案管理成熟度的時候」,專案管理成熟度高的企業,面對環境變動影響小,不會受制於某個個人因素而影響專案進行。倘若企業專案管理成熟度低,環境變動影響就會大,尤其成員在家上班,少了對人直接的約束力,遠距工作有可能造成辦公室運作出現問題。也因此,在這場疫情之前就導入專案管理手法運作,面對在家工作、遠距溝通的衝擊力道就小。

而奧運、美國職籃……等賽事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宣布延賽或停賽,反觀台灣的中華職棒,卻仍然持續賽事,卻採「閉門賽」,也就是沒有觀眾,網路直播不但引發各國網友在社群網路關注討論,率先世界各國的閉門賽,也讓多國媒體關注報導,成為另類「台灣之光」。然而,閉門賽少了觀眾的掌聲與歡呼聲,但球團安排機器人、假人在觀眾席當觀眾,而原本喜歡進場看球的觀眾,在家裡看球賽轉播,或許也少了臨場感與互動感。

楊朝仲分析,肺炎疫情加速了數位轉型,也就是所謂「非接觸商機」、「無人化市場」時代將加速來臨,因此企業因應此數位轉型更是刻不容緩,沒有拖延的時間,但在無人化商業環境中,如何製造出「人味」、「互動感」,則是企業需考慮的,這也挑戰了企業數位轉型的成熟度。例如:中職打閉門比賽,若能開發VR虛擬實境,讓觀眾更有臨場感,則在家裡看轉播就不會感到無趣。

他強調,數位轉型是目前全世界企業面臨最重要的專案,影響企業數位轉型快慢進程的兩大關鍵因素是市場成熟度與技術成熟度,這次的疫情將加速無人化市場來臨,無人化技術成熟面向的專案開發已是刻不容緩,數位轉型越快的公司才能在疫情過後「制人而不制於人」。

企業的短、中、長期策略
楊朝仲表示,疫情對於各企業帶來不小衝擊,尤其是過去沒有導入專案管理手法的公司,在初期運作會非常困難,因此,短期目標必須盡快導入一套有效掌握全貌的一頁式專案管理工具,以看見專案問題與工作範圍全貌,以利迅速解決問題與分派任務,一頁式工具包括問題解決系統思考的八爪章魚圖、一頁提案書、交付標的投入產出圖、WBS、一頁專案管理表、一頁專案規劃圖……等,讓問題可以一目瞭然。

企業的中期策略,則必須正視經驗學習的重要性,楊朝仲在《視線變遠見》提及的「知識資本」,即能夠為企業帶來利潤的無形資產,像是員工的知識與技能、組織文化……等,透過上述高效的一頁管理圖表,能簡單有效地將成功或失敗的經驗保存下來,做為日後參考的借鏡。當知識資本累積的越深厚,類似危機發生時,就能夠越快反應,甚至舉一反三。

至於長期策略,楊朝仲認為,企業必須聚焦在「思維工程的再造」,由於疫情造成時代升級,企業思維也要必須升級,其中,敏捷思維與系統思考學習型組織的打造,將能自動自發協同合作與獨立解決問題,才能在這場長期戰「疫」中,將風險降到最低。

 

文章來源:《專案經理》2020年06月號 商業分析 解決企業問題與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