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宏專案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目前位置:
首頁
實務應用
實務應用
國軍「陸(通)用後勤資訊系統」淺見及建議
作者
林忠壕
作者簡介
現職為國防部陸軍司令部計畫處建案計畫組副組長,現階上校,主要負任陸軍未來數年內預劃獲得裝備的各項規劃文件並負責與潛在賣方洽談各項商情資訊,並曾任陸軍現役數項對美方採購之主要裝備案之專案成員及專案經理。
文章內容
前言:
很幸運的在2023年4月28日考取了PMP。本身從事了十多年的大型專案管理,但卻在參加了長宏的PMP課程後,感覺PMP的思維與現行的做法存在了相當大的衝突,現行做法是由上而下,由高階專案管理層級,將專案所有的規劃完成,並以命令式要求執行階層依規劃執行,經常形成執行面與計畫面的脫勾,不論是工作進度跟不上計畫進度或計畫時程過於鬆散造成人力浪費。所以我在長宏課程期間,便將課程及專案管理教材所學,並因應民間各項資訊快速發展,自動化技術及線上服務已逐漸融入大眾生活,並改變人類工作與生活模式,使生活更便捷,並帶動各行業資訊科技發展?物聯網互通、雲端科技、大數據資料分析、數位化運用等技術,透過組織改造,發展商業模式與創造效益。針對「陸(通)用後勤資訊系統」提出個人淺見及建議。
一、「陸(通)用後勤資訊系統」概述:
陸軍負責國軍通用裝備之後勤整備,並依各地區需求及單位存量狀況·適時實施料件調整、補給,進而達到 「精準後勤管理?快速後勤支援」目標,於作業流程中,各項資訊系統因應而生,所而在2016年時, 開發了「陸(通)用後勤資訊系統」目的為將各項同質性高及重複功能的事項合併,並於後續進度依使用者回饋意見,逐步改善各項功能。
二、個人建議
(一)完備構型管理:
依專案管理角度,「構型管理系統屬於專案管理系統的之次系統,其主要功能係確認產品或服務,於符合各項補給、保修需求之要求,能迅速管制產品組成要素、辨識及變更控制與記錄之方法,經不斷修訂構型管理架構及內容,使其逐步完善。
(二)系統整合
將現行三軍所有後勤系統,整合成單一操作平臺,並使各項功能能在單一操作架構內執行及運作,並將此整合系統之單一操作架構為核心向外延伸,並以現行社群網路概念,導入不同系統的整合發展。
(三)建立共同串聯及互通資料庫:
現坊間已發展許多各式各的樣的資訊工具可執行?詢探索,但在龐大且複雜的資料庫中,仍有不少內部資料庫未被關聯;而且,這些舊有資訊 (Legacy Information)分別屬不同機關或不同次系統,要如何有效率的重新分類、整理及組織,俾供各項資訊間進行探索及串聯運用,都要籍由檢視資料庫欄位項目執行探索串聯,且運用資料探勘技術及統計方法,結合目前系統以發掘資料間的共同串聯及互通關係。
(四)訊息公開、即時、透明:
在專案管理中,建立共同資料庫並供所有相關單位參考,除了可以供後續各項業務參考,並可使各項作業更完整及可針對預知的風險先期辦理相關因應措施,並在發生前解決,由其在現代各項科技及網路社群媒體被普及運用的年代·各項裝備的供應鏈須面對多方審視,要提高資訊能見度,就必須提高供應鏈及料件資訊透明化及其可供追溯的特性,並藉由持續不間斷的蒐整及公開分享整個供應的過程內容及資訊,同時主動即時提供並開放授權給內?外部相關利害關係人,俾確保在供應部門於供補過程中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及甚致缺貨的情況,相信的降低成本及減少風險衝擊會有相當的幫助,並且能更有效率且主動地處理各項風險及並提高工作效率,進而達到效益後勤的成效。
(五)運用資訊科技技術
1. 系統服務功能擴展及品質提升:
系統是否符合管理者及使用者需求,並具備擴展能力,實乃開發的成敗關鍵,另外在需求管理者和產品開發者後續轉換為為服務提供角色的情形時,全面性和逐步完善的制度及作業流程規劃,及後續狀況或問題分析,並納入整個過程中所有使用者的期望、想法及意見回饋等要項,也必將是整個系統是否可以長久使用並不定期提升服務品質。相信在所有資訊系統整合,並於各相關單位及主管實施必要的在職訓練後,另不斷依使用者意見檢討改善,逐步完善各項作業界面及功能,一定可以被有效運用,並提高作業效率,創造最大價值。
2. 大數據分析技術及運用:
在網路資訊爆炸年代,不論各個行業,均可透網路資訊及大數據分析資訊,進一步了解需求端及供應端的關係,不論是未來需求預判或是先行採購決策預估,及生產線量能預劃,都具有一定的可信度。透過分析「陸(通)用後勤資訊系統」內各項數據資訊,瞭解使用端的裝備運用及料件、裝備損耗率,進一步分析損耗成因,研擬精進方案,一方面可減少不必要損耗,又可增進料件及裝備可靠度,又可將相關分析成果提供予主管,進一步作後續各項相關決策的參考。
(六)專案執行計畫
有效的專案管理及控制方法是全世界民間公司創造競爭之優和及提升競爭力最直接的方法。傳統式專案管理為經過完整計畫、適當授權的組織進行控管及資源調度各項作為,並且不斷的逐步完善模式,進而以系統化管理模式,管理一個龐大的專案。而一個專案管理的基本要求事項,概略分為下列事項:
1.律定有適當權責的專案團隊:
專案團隊是因各個不同性質的專案成立,人員分別來自不同部門,而具每個階段所需專業並不相同,所以須要有以變形蟲模式的專案成員,以俟因各個階段不同的需求及每個節點所應完成的目標;相對的團隊成員也須對團隊成敗負起一定的責任,所以成員間必須相互信任,並以團隊的成效表現,反應在相對應的獎勵或懲處。
2. 完備各項風險管控:
專案執行過程中,會因內在及外在環境的各項因素,形成各項可能影響專案的風險,而透過專案成員的經驗、經由過去其他類案經驗或以未來可能產生的因素層面而預擬出各項可能風險,進而先期完成風險應處作為,及相關風險管控措施,以降低對專案造成的影響。
3. 控制主要節點進度:
依專案內時程計畫管制各項工作執行進度,進而控制成本。而各項時程計畫除了參考之前的類案外,亦須將各項專家意見納入,並將現行科技技術及可能發展情形納入考量,另須向實際執行人員洽談後,撰擬最適切的工作節點及合理的工時,以達成專案制的目的。
結語:
現代科技日新月異,然國軍因有其特殊性及保密的必要性,而與民間企業的各項資訊鏈結逐漸的脫離,雖仍努力的進行改善,但因各軍種的本位主義,造成了價值及觀念上的衝突,而形成了各自發展各自的裝備管理系統,雖近期也持續推動各項系統整合,但也產生了許多的阻力,如果能採專案模式將民間專業人事納入,專案經理由具有相當權力的專人以專責方式推動,相關一定會有長足且明顯的成效。